<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aa365备用网址_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bet中文

         > 走进广东 > 岭南文化 > 非遗文化 > 传统舞蹈

        麒麟舞(坪山麒麟舞)

        来源 : 广东省文化馆
        【打印】 【字体:

        aa365备用网址_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bet中文

        麒麟是坪山客家人心中神圣的吉祥仁兽。坪山麒麟舞源于明末清初山西五台山竹林寺,民国时期传入坪山,其是在螳螂拳功法基础上,根据农耕文化时期农民们在四季生活和劳作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创编而成,套路舞法身兼南北两派麒麟之长,外呈刚劲、庄严、细腻、灵活的风格特点,内合儒道两家周易阴阳八卦五行运行原理,讲究内外兼修,化于形而敛于内。

        坪山麒麟舞分仪式、习俗、表演三大内容。新麒麟表演前必举行“开光”仪式,麒麟的双眼用红布蒙着、由资深师父选好良辰吉日和地点、半夜、时间,地点要选择有灵气枝叶盛茂的古树下,举行“开光”。坪山麒麟凡参加祥和喜庆重大节日、乔迁新居、婚嫁前都按传统仪式在供奉的师傅位上烧三支香,并告之祖师爷。之后,在祖先祠堂烧香拜祭,由堂主带领着要外出演出的麒麟及参演队员,边舞麒麟边从屋外开始向屋内,祈求风调雨顺。坪山麒麟舞整套表演起来分为头段、尾段、武术及拳术表演三个部分,统称为“麒麟套”。其中,头段和尾段以闹锣调、七星调、下田调、瞌睡调、采青调、吐丝调等音乐曲调,分别呈现乡村中12时节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由此而延伸的麒麟形象及状态。配合着各式曲调,麒麟在娴熟的步伐中不停的舞动,不断变化姿式,一时腾空高飞,一时低者含笑、摇头、摆尾、甜睡、惊青、踏青、采青、吃青、跳跃、欢腾,表达喜怒哀乐情绪。坪山麒麟舞保留了传统的武术及拳术表演,拳术主要为螳螂拳,包含单庄佛手、双桩、剪摇桥、剪摇手、四门拳、八门拳、活步拳、梅花拳等八式,以及刀、枪、棍、剑等。

        坪山麒麟舞已流传百年,当地在祥和喜庆的重大节日、侨迁、新居、过年、起灶、婚嫁、农村丰年都有舞麒麟的习惯。坪山麒麟舞在完整的舞蹈套路中传达了律己、尊礼、崇文、达人的处世观和道法自然、阴阳五行生发运转的宇宙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然而,由于现代社会中传统民俗日益淡化,麒麟舞的发展举发维难,抢救和保护坪山麒麟舞的工作已刻不容缓。